问答详情
久久问医>科室分类>全部问题>颅脑肿瘤

全部答案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张笑颜 内分泌科

病情分析
如下分析学龄期:6~12岁.学龄期儿童除生殖系统以外大部分器官已发育成熟,脏器功能特别是大脑发育更加完善,记忆力强,智力发育迅速,基本接近成人,机体抵抗力增强,感染性疾病减少,但变态反应性疾病如结缔组织病,肾炎,过敏性紫瘢等增多,疾病的表现基本上与成人相似.其保健措施,更应重视思想教育,加强体格锻炼,并宜参加适当劳动.二,小儿体格及精神发育(一)体格生长:体格生长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年龄越小,增长越快,了解其发育的正常规律便于识别异常情况,从而可及时予以纠正.1.体重:体重反映了机体生长发育的综合情况,所以是判断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是临床工作中计算药物剂量,输液量和热卡供应等的主要根据,因此十分重要.体重增长有一定的的规律性,但年龄越大体重变动的正常范围也越明显,个体差异平均体重±10%.体重不足或增加缓慢,停滞提示营养不良或有慢性疾患.体重增长过速,超过一般规律,应检查是否为肥胖病.体重增长的一律规律⑴新生儿体重:初生体重与母亲营养状况,胎次,婴儿性别等有关,足月新生儿出生体重男婴平均为3.3公斤,女婴平均为3.2公斤.出生体重不足2.5公斤者称未成熟儿.⑵一岁以内体重增长规律,前半年每月增长约700克,后半年平均每月增长250克,因此,4~5月小儿的体重为初生的2倍6.6公斤.1岁体重为出生的3倍约9公斤.半岁内体重等于初生体重(公斤)+月龄×0.77~12个月体重等于初生体重(公斤)+6×0.7+(月龄-6)×0.251~2岁体重每月增长0.25公斤,故为9+3=12公斤2~10岁体重(每年平均增加2公斤)=(年龄-2)×2+12=年龄×2+810~12岁以后进入青春期,体重增加极快,不能按公式计算.2.身长:足月初生儿的身长约为50厘米.身长增长的规律也是年龄越小,增长越快.第一年增长最快,全年约增长25厘米,因此一岁时身长约为75厘米,一岁后增长减慢,全年增长10厘米,因此2岁小儿身长约85厘米,2岁以后增长更慢平均每年增长5厘米,故2~10岁小儿身长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年龄-2)×5+85=年龄×5+75小儿身长是头,脊柱及下肢的总和,但三者的发育速度是不平衡的,如新生儿头长约占身长的1/4,成人则占1/8,是因为长骨增长较快所致(见图1-1).图1-1胎儿时期至成人时期身躯的比较[附注]百分位法关于儿童体格发育测量值的统计,除用算术均数外,国际上多采用百分位法,百分位数法就是把一组的数量值如体重的公斤数或身长的厘米数按大小顺序排列,求出某个百分位上的数值.当变量值不完全呈正态分布时,百分位数能更准确地反映出所测数值的分布情况.3.身体各部的生长:⑴头颅:以头围的增长代表头颅的发育,其测量法平眉弓及枕骨粗隆处的周长.头围增长规律年龄越小增长越快,第一年特别是前半年增长最快,六个月头围约为42厘米,以后更慢,10岁约为50厘米.头围过小及过大均为病理情况,应查明原因及时防治.囟门:在新生儿,组成头颅的的各骨彼此分离,在枕骨鳞部和顶骨之间有小囟门或后囟门;在额骨与顶骨之间是大囟门即前囟门,随着头颅的增长和颅骨的骨化,囟门渐闭合,有的小儿后囟门于出生时已闭合或微开,最迟于生后2~4月闭合,前囟门最迟18个月时闭合,过早闭合或超过18个月未闭合均为异常.头围的大小,囟门关闭的早晚在某种程度上与脑的发育及疾病影响有关,囟门关闭过早,头围过小,多见于大脑发育障碍,小头畸形等.囟门关闭过晚,头围过大多见于脑积水,佝偻病,大头畸形等.前囟门饱满或隆起紧张,波动增强可见于各种原因的颅内压增高,前囟门凹陷可见于脱水或重度营养不良(见图1-2).图1-2前囟测量法⑵胸围:胸围的测量法为平乳头处全胸围的量度,新生儿胸围比头围约小1.5厘米,1~2岁时胸围与头围相等,2岁以后胸围超过头围.⑶上臂围:上臂围的测量法,使上肢放松下垂,在肱二头肌最突出处进行测量,测量时软尺只须紧挨皮肤即可,勿压迫皮下组织.上臂围是骨骼,肌肉和皮肤,皮下组织的综合指标,可用以反映皮下脂肪厚度及营养状况.营养良好及营养不良二者相比差别很大,主要用于早期发现营养不良.⑷上,下部量:身长可分为上部量及下部量.自头顶至耻骨联合上缘为上部量,代表扁骨的生长;自耻骨联合上缘至脚底为下部量,代表长骨的生长.新生儿的上部量占身长的60%,下部量占身长的40%,12岁以前各年龄期有一定的比例(图1-1).对矮小症患者,除测量身长外,尚需测量上下部量,如下部量过短表示长骨发育障碍,见于克汀病(甲状腺功能低下)及软骨营养障碍.⑸坐高:头顶至坐骨结节的长度.测量方法:使患儿坐于坐高计的坐盘或一定高度的矮橙上,先使身躯前倾,骶部紧靠坐高计立柱或墙壁,然后坐直,大腿伸面与身躯成直角,与地面平行,大腿与橙面完全接触.膝关节屈曲成直角,足尖向前,两脚平放在地面上,然后测量,一般3岁以上小儿测坐高.出生时坐高占身长的66%,以后下肢增长比躯干快,4岁时坐高占身长的60%,6~7岁后坐高小于身长的60%.⑹牙齿的发育:小儿乳牙一般多于6~7月开始萌出,也可早于4个月出牙,最迟不超过10个月.若10个月后未出牙,多系异常,应查明原因.乳牙共20颗,最晚于2岁半出齐,若2岁半乳牙仍未出齐也属异常.克汀病,佝偻病,营养不良等患儿出牙较晚.

2016-08-25 14:10

谭星

病情分析
六味地黄丸的副作用  1,健康人群  对于正常人群,如果没有明显肾阴虚的症状,我认为不适宜于自行长期服用六味地黄丸.  2,明显是阳虚(包括肾阳虚,脾阳虚)的人不宜服用  肾阳虚的人面色偏白,体质虚弱,喜夏不喜冬,这样的人不适于吃六味地黄丸.许多因肾阳不足引起的勃起功能障碍患者,还一味地服用六味地黄丸,病症就会“雪上加霜”.  3,肾阴虚但脾胃功能不好的人  六味地黄丸是偏于补阴的药,配方中阴柔的药多一些,吃了后会妨碍消化功能.所以吃后有时候会妨碍消化功能,因此脾胃功能弱,消化不良者慎吃.中老人一般脾胃功能不强,服用更要谨慎.间断吃,影响不大;长期连续服用的话,就不可取了.有相关研究,六味地黄丸在儿科的应用有小儿发育不良,小儿疳积,小儿呼吸道反复感染,小儿尿频,抽动-秽语综合症,遗尿症等.但是并没有应用到临床上来,我估计绝大多数儿科医生都不会开这个药的.“是药三分毒”,大人服药之前都应该先去咨询医生:有没有肾虚,是肾阴虚还是肾阳虚,该不该服用六味地黄丸,服多长时间,尽量避免由于盲目用药而造成的身体不适.更何况小孩呢!我建议你不要给小孩吃六味地黄丸,如果有相关疾病的话尽早去医院就诊.

2016-08-25 14:13

类似问题推荐
相关经验
查看更多相关经验
相关热词